开云(中国)有限公司

NEWS CENTER
为了睡个好觉,中国人有多能折腾?

image001.jpg

同夜的边际一般不可求的,是失眠者的睡眠。夜的黑有多少层次?也许入睡困难者才说得分明。失眠的滋味,只有亲历者才知道。

这么巧,你也睡不好啊

为睡眠问题所困扰的人越来越多了,公众的睡眠问题表现为难以入睡、易醒、睡眠时间短、多梦等等。睡眠质量不佳的困扰还体现在日常工作疲惫、注意力难集中、效率低下、情绪易起伏。

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呼吸中心在调查过全国各省10万人的睡眠情况后发布《2018中国睡眠质量调查报告》,报告指出在83.81%的受睡眠问题困扰的人中,有25.83%入睡困难,26.49%处在浅睡眠。被调查者中有16%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

image002.png丁香医生 《2019国民健康洞察报告》

睡不好可分两种情况看:一种是主观上不想睡导致的休息时间不够,另一种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我欲眠而梦难来。”式的辗转反侧无奈失眠。不管是哪种失眠,追根溯源,工作压力都是影响社会公民睡眠质量的一大主因。

《2018互联网网民睡眠白皮书》显示,七成网民的睡眠质量受工作压力影响。一方面,加班超时工作很明显影响睡眠时长。工作时间过长,个人的生活时间被挤压,人们便会选择“报复性熬夜”来开展自己的业余生活。毕竟,白天需要工作,工作外仅有可怜的几小时还要拿来通勤、做家务和社交,成年人世界里大概只有深夜的时间是属于自己的。熬一个小时不睡,就多一小时清醒时刻。如此,睡不够成了都市上班族共同的苦衷。此外,除了时间压力,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更是影响睡眠质量的一大因素。高压之下人焦虑烦忧,难以及时入睡,入睡后也多梦易醒……仿佛睡了一个假觉。

有过失眠经历的人大概有同样的感受:一觉睡不好,整个人都不好了。一件寻常的麻烦事,平日里好好地就解决了,在睡不好的日子却常常勾起大脾气。睡不好,身体上受损,生活上糟心,工作上也难做出成绩。为美国军方提供调研和情报分析服务的兰德(RAND)公司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每年因上班族睡觉不佳导致的经济损失已高达411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2.28%的GDP,日本损失约是2.92%的 GDP。

睡眠困扰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它对个人对社会的负面影响着实不可小觑。为了睡一个好觉,人们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

为了入睡,人们都用过什么方法?

关于“如何提高睡眠质量?”这个问题,各家给出的答案和个人的经验五花八门。总结得到市场较多认可的睡眠改进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改善睡眠环境。每一个失眠者在下决心摆脱失眠困局后,都会向搜索引擎、社交网络求教,他们免不了要经历下述流程中的一二环甚至全部:摆一盏睡眠香薰/加湿器;放曲舒缓的助眠场景音乐;购置更舒适的床垫、保健枕头、遮光眼罩和隔音耳塞等用品;调节卧室光线……这些行为致力于将卧室打造成一个安乐窝,那里没有失眠,只有做着好梦微笑的人儿。

第二种:调解紧张心理。很多人的失眠和睡眠环境无关,常常是思虑太过以至不能入睡,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人永远不缺可以烦恼的事情。冥想助眠由此大热,一些无法通过自己的力量入睡的开始求助心理医生。

image003.png阿里健康《打败失眠症趣味数据》

第三种:身体疗法。到了睡眠时间依旧精力过剩的人是难以入睡的,于是一些人养成了睡前运动、按摩的习惯以释放精力。还有的人为了让身体放松,会泡脚、喝牛奶、吃褪黑素或是松果体素等产品来让身体入眠。有些人甚至操弄起旁门左道:看一本厚厚的理论书,催眠效果绝佳。

受够了“晚上不睡,白日崩溃”的痛苦,人们日渐重视睡眠这件每天都要经历的事情。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人们也越发愿意为获得良好的睡眠质量买单。除了原有改善睡眠质量的产品,科技圈也涉足睡眠市场,一些助眠科技产品应运而生。睡眠问题普遍存在,助眠需求技术大,需求增长速度快,“睡眠经济”由此催生。

image004.png艾瑞《2016年中国互联网企业员工睡眠报告》

为睡眠服务的科技产品们

睡眠产业市场规模有多大?《2018-2023年中国睡眠医疗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表示:2017年中国改善睡眠产业市场规模高达2797亿元。这片市场又有多少企业呢?经过市场调查,我们发现了约200家睡眠品牌。

这些企业又提供了哪些产品和服务呢?

广大失眠者最可能接触的助眠服务可能是助眠App,在IOS端可以找到203个睡眠App,安卓端则有565个。在这些软件应用里,白噪音助眠多是主打内容。会员增值服务和广告分成、商城销售助眠产品成为其获利来源。

image005.png睡眠软件主打助眠场景音服务

image006.jpg睡眠软件依靠会员服务、商城盈利

除开助眠场景音软件,助眠硬件才是睡眠市场支柱产品,按2017年的数据,睡眠器械用品市场达2500亿元,占到了整个产业的九成。

image007.png

目前市场上常见智能枕头、智能手环/手表、按摩机、智能检测睡眠仪等产品,这些产品主要以记录个人生理参数、展示睡眠质量分析、监测睡眠情况、提供睡眠专家指导、辅助入睡为卖点,与软件应用结合为用户提供服务,盈利依赖硬件销售。

image008.png多数睡眠服务:硬件监测,软件实时显示监测结果

近些年,睡眠监测硬件越来越钟爱AI概念,强调产品的深度学习特性,突出AI监测睡眠,科学唤醒功能。睡眠监测硬件产品曾引起一阵热潮,此后销售状况未有明显提升,如果要分析这背后的原因,可以看看市场用户对睡眠监测硬件的体验评价:这些产品存在一些硬伤。

首先,在实际应用中,这些睡眠监测产品算法的应用效果却还未达到宣传时候那般“智能”,常有失眠用户反映 “测不准”。

此外,可穿戴形式不受用户青睐:多数睡眠监测硬件以穿戴形式进行监测,而穿戴硬件压迫肢体,对睡眠质量无益,这是很多人不肯尝试睡眠监测硬件的一大原因。可穿戴设备作为睡眠监测硬件一大重要成员,商家想要保住开拓这块市场,在开发更新换代时候就不能不正视这个问题。

另外,有用户对睡眠监测硬件使用时是否有危害健康的辐射存在担忧,拒绝使用。这也是睡眠监测硬件推广的一大阻力。

最后,目前睡眠监测产品的更新难以称上革新,差别不大,已经拥有产品的消费者难有购置新产品的欲望。睡眠监测产品只是监测,并未解决实际难题,什么时候能有一个真正意义上“助眠”的硬件?

中国睡眠研究会2016年的睡眠调查结果显示超过3亿中国人有睡眠障碍。有分析者指出这个数据仍在逐年攀升中,睡眠市场体量逐年扩大。睡眠市场会由着基数的扩大增大吗?在笔者看来,一个更值得肯定的答案是,睡眠市场的下一轮增长要指望技术的革新进步。(来源:艾瑞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