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19-04-10 10:09:36 浏览次数:4806次
不再沉默!
近日,为了反对互联网行业越来越泛滥的996工作制和争取合法权益,一个名为“996.ICU”的活动在知名代码托管平台GitHub上发布并迅速得到广大程序员的响应。
工作996,生病ICU
“996.ICU”是“工作996,生病ICU。”的缩写,它指出996工作制度下员工将面临的危机。该活动罗列国家关于禁止违法加班的法律,号召网友们举证曝光各公司加班情况,并列出965/955等正常工作制的公司。截至2019年4月8日,共有18.6万人在活动页面为“996.ICU”项目点赞声援。
名单来自“996.ICU“活动页面,内容真实性未作考证
“996”工作制(早上9点—晚上9点,每周6天)尽管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但不仅没有得到禁止,还有蔓延之势,甚至成了一些企业明令伸张的规范。加班成了互联网人工作的常态。根据2019年3月艾瑞咨询与拉勾网联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就业洞察白皮书》:“62%的互联网人表示每天工作时长达到8-12小时。”
艾瑞咨询《中国互联网就业洞察白皮书》
“996”极度压缩员工的个人生活,迫使其把精力的绝大部分投入工作,长此以往,容易透支员工身体并致使其心理压抑。四月初,杭州一个每天加班到12点的年轻人为赶时间骑车逆行被交警拦下后终于崩溃的社会新闻令人揪心。
一则引发热议的社会新闻,反映996工作制下年轻人的高压生活
996工作制带来的生活高压共鸣是真切的,“996.ICU”活动不仅在程序员圈子内获得关注,还在社会层面各行各业之间引发广泛讨论。
关于“996.ICU”活动的各地媒体报道
豆瓣话题
知乎话题
Python之父Guido van Rossum参与话题,发帖探讨能为中国程序员做些什么
然而,“996.ICU”活动行进之时,该活动相关页面被国内几大主流国产浏览器限制访问,用户跳转时会出现报错提示:存在违法信息/包含欺诈信息,禁止访问。
与之呼应,为使活动更具有实际意义而不只是情绪宣发,“996.ICU”开始探讨一种对行业具有监督作用的约束机制:即起草一种开源项目的授权许可证书——反 996 许可证 (Anti-996 License) ,实行996工作制的公司将无法获得开源项目的授权。目前该提议下已有100个项目支持响应。
“996.ICU”活动尚在进行时,后续发展走向如何,还待观察。
关注这场活动的同时,我们不妨思考:“996”工作制是如何发展成今天这个情形的?
互联网行业996工作制为何成流行现象?
996工作制是加班超时工作的代表,最早实行996工作制是为临时解决某些困境,后来一些头部互联网企业实行长期加班机制是出于降低人力成本的考虑:给一个人开较高的工资,为其分配两到三人该干的活,绩效考核压力下,员工在八小时内难以完成工作量,加班是不可避免的。一段时间内,头部企业通过996工作制获得了更高的产能,在与之日益拉开距离的生产压力面前,其他企业不得不竞相效仿。
长此以往,市场薪酬和竞争机制变成了:高薪水更容易招到高水平的人才,而高薪水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工作量和更高的工时(这种工作强度可能是超出个人身体负荷的)。高端人才带来的高生产力让企业在竞争中更易存活,进而维护这样的超时加班工作秩序。市场进入恶性竞争阶段,倒逼非996制度的公司也实行996加大生产力。
如果说一开始,996工作制的推行更多是出于多劳多得原则,是企业和从业者之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后期它的发展使得二者博弈力量差距过于悬殊,整个行业的就业环境恶劣起来,在为逐利本能驱使的资本家操控的局里,劳动者的议价能力再不值得一提:加班成为义务劳动,没有加班费,要么接受加班,要么就失业。
当996成为一种行业常规配置,很难说一个企业从965/955改成996是因为工作量激增需要加大生产力,还是出于同行压力跟风。
一个反智却盛行的企业运作现状是:因为管理架构混乱导致的加班数不胜数,工作中常见冗长的会议,常遇无序的流程,这些低效的模式本应在管理层面上改进精简,然而一个本该是乘法的工作却交由底层员工做累加,加班成了最简单粗暴的执行应对法。当然,这种不思进取的战略懒惰背后也反映互联网企业的竞争高压力。在一个周围都为狼性文化鼓舞的行业,人人向前冲,996加班换来的效益快速显见,而科学管理这些精耕细作的工作太需要耐心和时间周期,只要现行模式还可行,野蛮生长时期便先将精细化管理之类事情搁置罢。
至于从业者层面:信任的缺乏和沟通文化的缺失导致的返工和无效劳动是加班的元凶之一。此外,各方面导致的加班文化影响下,一个人长期超时工作,精力过分透支,会疲于思考,遇问题一切求助经验,难有思考的内驱动力,有工作问题便条件反射地以加班解决。
我们可以对996说不吗?
996工作制可分两种情况来看:一种是加班有加班补贴或是可换调休,一种是加班成为一种义务,没有任何补偿。现在企业推行996多趋向后者。
一些人认为对996的反对是因为职工付出和劳动不成正比,996是一种变相减薪。一些人认为996是对人权的践踏,给再多钱也不能纵容996成为一种行业风气:人不是机器,人需要生活,需要学习,而不只是工作。
现在程序员们发起“996.ICU”活动,是呼吁人们正视并维护一个人在社会的合法权益。如果等到996工作愈演愈烈成为互联网行业的常规配置的那一天,就不再是“我愿意用加班换取高薪资”和“我要965,保持生活工作平衡。”之间的选择,而只能任资本家剥削:996VS失业。
8小时工作制的确立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而今,996却在企业得到公然推行,活在21世纪被996围困的年轻人和19世纪的劳工们似乎过着同一种生活,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可是为什么明明违法侵权,996却还可以在社会推行呢?
从社会角度看:社会鼓励人们为集体付出,鼓励奉献,对个人权益的重视不够。目前来看,加班带来的生产力提高可以加快社会发展,因而社会推崇加班,加班文化被赋予了“努力”“进取“的积极意义。
从企业角度看: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推行996可压缩人力成本,且违法成本低。
从劳动者角度看:一是就业形势严峻,劳动力处于买方市场,劳动者议价能力低,得了工作保住它成了要紧事,面对超负荷的工作量也会出于担心失业和竞争压力而不敢拒绝。二是自我保护意识弱,且维权成本高:维权需要诉讼,诉讼时间周期不短、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承担诉讼的风险(劳动仲裁配套信息保护机制不到位,后面找工作面临背景调查,可能有因为有过劳动仲裁被企业拒绝的风险),劳动者投入诉讼的付出与诉讼成功获得效益难成正比,更多时候得不偿失。
短期内看,综合各方利益的博弈,超时加班的行业现状还将持续。
什么时候我们可以对996说不呢?
大概是发现996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如八小时工作制的时候:产出与工作时间不是线性递增。人非机器,超过了劳累点,投入了越多的工时不意味着越多的产出。超时工作导致的身体劳累和心理疲惫导致的效率下降会带来更多的失误。另外,一个认为自己付出与投入不成正比的劳动者有的是摸鱼低效的办法,企业盲目提高工时,是一种双输。那时候,人们就会转而向八小时工作要效益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再有,是如“996.ICU”活动一般,越来越多劳动者不堪超负荷工作量,抵制996工作制,用法律维护权益,转而选择追求更有尊严的8小时工作制。
从996泥潭里抽身,路阻且长。(来源:艾瑞网)
上一篇:掌门交棒 故宫网红路谁其守之
下一篇:备案读秒 6月网贷平台重新开闸